自從創業至今大約三年左右,朋友裡面也陸續充滿各種老闆朋友。最近,跟同樣為公司經營者的友人聊天,他很感嘆地說,覺得自己真的賺得很辛苦,營業額雖然看起來還不賴,但倒頭來才發現,自己賺的居然沒有一個員工來地多!相反地,他投入大把大把的時間在把專案做好、勤跑業務、拋頭露面做行銷,甚至還要掃地刷馬桶,根本是員工的五倍工作量,如此身心俱疲,到底是何苦勒?
追求慢成長的小成功
雖然我絕對不算是世人眼中那種世界百大 CEO 型的「成功人士」,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說,開始有員工的這兩年以來,我從來沒有一個月少付員工薪水、股東每一季都有分紅,而自己也能夠自給自足,絕對不敢說財富自由,但至少吃飯、日常消費可以不用看價錢,想要什麼幾乎就可以負擔得起,也算是心靈上的自由?那應該也算是做對了一些事?
十個影響事業的關鍵選擇
因此,我回顧過去短短幾年的創業過程,快速分享 10 個到目前為止、我認為尚且正確的選擇(不是事後論英雄,因為我根本還不是英雄,只是一個願意分享的人):
成立公司,而非工作室(行號) 如果想要做到大公司的生意,往往講求門當戶對。公司法的規範也較嚴格,讓你更早把創業當一回事。
創業第一天就建立遠端工作環境 在創業的最初期(甚至連公司都還沒登記)我就導入 ticket system(trello) 以及通訊軟體(slack)鼓勵同事們保持資訊通透,敏捷溝通。所以就算 2021 年遭逢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時刻,我們毅然決然在還沒三級之前就 WFH,完全沒有遇到任何障礙,每個專案都無縫接軌,更在疫情期間達成一個同事間零接觸、零見面、還超標四百萬的群眾募資專案!
把 SCRUM 框架應用在行銷管理 為專案設定 sprint,大目標再拆分成小 tasks,每天進行 stand-up meeting 快速對焦,每週 planning 時進行回顧與任務交付。一直到今天,我都仍然感謝過去兩年,公司每一天都進行 stand-up meeting(後來簡稱 STM 哈哈),讓我們養成團隊默契與節奏。
每半年漲價一次(漲幅 20%~80%) 當你輕鬆就能把一個產品銷售出去,先別太開心,因為這只代表一件事—「你賣太便宜了。」而這時就是漲價的好時機。所以從創業第一年開始,幾乎每半年都在漲價,直到觸碰到市場行情敏感帶(用看的沒感覺,當你摸到的時候就很有感了ㄏ)
雇用全職員工(非實習也非兼職) 當自己開始背負別人的人生,就會開始比較有野心。而我深深相信唯有一個團隊,才能做到自己一個人做不到的厲害的事。
給自己平均 2.5 倍以上的薪水 我從創業接近第三年,才開始發薪水給自己。一開始只敢發少少的兩、三萬,但發現自己越做越無力。後來參考的一本書叫做《獲利優先》重新調整會計結構,才給自己比員工平均薪資高 2.5 倍以上的薪水。當你正視自己的努力,並把自己當作公司最重要的人,才有機會開始獲利。
建立適合小公司的財務管理流程 原本我就是個數字苦手,更不用說看得懂財報。直到我建立了一套自已的現金流管理系統,公司才真正有感地出現盈餘。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,我再寫一篇文章分享(不然太多庫存都沒有寫了)
願意讓利給會帶資源的合作夥伴 很多人創業寧可自己做個半死,也不願意與他人合作、不願分享獲利。不過我認為在每個創業的初期,可以藉由讓利來促成更多合作機會,但是絕對不要提供免費服務。
從行銷設計轉型為群募/品牌顧問 把公司的定位從「廣告/行銷代理商」轉換成「顧問/教練」。自從這個心態與服務上的轉變,讓我們從原本的「花錢單位」轉變為客戶品牌的「賺錢單位」,也讓每個員工職涯發展不只是停留在行銷企劃,而是可以獨當一面成為顧問、甚至可以自己出去創業。
不做與自己理念不合的產品: 這是相當考驗靈魂的一件事。自從創業以來,一定時常為錢苦惱,但我仍然沒辦法替理念不合的產品做行銷,曾遇過像是博弈、來路不明很有錢的生技公司、只想透過群募圈錢卻不想做任何售後服務的白牌廠商、甚至政黨...等。有人說,一個真正專業的行銷人應該要什麼產品都能夠賣,或許我就是火侯不足吧!才會如此「慢成長」。但至少,我每一次替客戶寫文案、發起募資計畫,都是向我所期盼的未來許下心願,相信這世界會透過我的專業與用心、而變得更美好,哪怕改變只有一點點!
以上十點,希望未來不要打臉我自己XD
最後,分享曾聽過一句話,至今在關鍵決策點,都會拿出來提醒自己:
「選擇,比努力更重要。」
送給每個還堅持著理想的創業者們。
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,或者想給我建議,歡迎私訊我的 FB !
陳學誼(雪莉陳)CEO/Co-founder of「bbm 品牌說書人」,群眾集資專案策劃顧問。
若不嫌棄瞎妹照跟廢文,歡迎追蹤(送出好友邀請請私訊)
FB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enhsuehyi
我也歡迎任何有趣的群募合作!請寫信給我:
shelley.chen@benbenmars.com
Comments